由于部分車主受利益驅動,偷逃通行費行為也變得五花八門,偽造車牌、包交費證,冒充綠色通道車輛,甚至組織私開平交道口逃費,沖擊收費站……。為了遏制偷逃通行費行為發生,改善交通環境,公司聯合出擊,展開了一系列打擊偷逃車輛通行費專項行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火眼睛”識假證
2012年1月30日20時40分,施家屯收費站,一輛白色長安微型車駛入四號車道到電動欄桿前時,內保楊海斌上前詢問情況,駕駛員從車內遞出一張車輛包交證,內保楊海斌一眼看出,該包交證有問題,可能是假的,立即報告值班站長。
這一情況引起管理處高度重視,制造假包交費證偷逃通行費這種情況是宣天公路自征費以來發現的第一例。經過仔細辨別,該假包交證有三個最明顯的破綻:一是假包交證顏色與真的包交證顏色有明顯的區別,假的顏色偏深;二是從日期上看,假包交證上印有“2012年02月至05月”的有效期;而管理處在辦理包交時,包交證有效期為三個月;三是假包交證上所蓋的站名章“施家屯”與真包交費證上的站名章大小不一致。
經過了解,該包交證系車主通過朋友委托,聯系中間人辦理,車主也不知道該包交證是假證,收費站按照相關規定,對該逃費車輛做出了相應的經濟處罰。
聯合警方嚴厲打擊倒卡沖卡
2011年12月底,曲嵩高速公路舊縣收費站改造完成計重磅秤,開始計重收費。為進一步加強收費公路管理,規范收費秩序,舊縣收費站對可能出現的倒卡、沖卡等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方案、措施,力爭將沖卡、倒卡等違法行為控制在萌芽狀態。
2012年1月7日傍晚,一輛白色解放小貨車出入舊縣收費站的次數過于頻繁,這一現象引起了當班工作人員的懷疑,當班工作人員馬上向值班站長報告了這一情況。值班站長立即組織人員到收費區域觀察。
幾分鐘后,當該車輛再次駛入收費站時,駕駛員出示了不是本站通行卡,值班站長上前詢問其通行卡的來歷,而駕駛員則保持沉默。
站長立即聯系馬龍縣舊縣鎮警方,派出所副所長楊興鵬帶領民警迅速出警,并對駕駛員進行仔細詢問。經過監控中心查實,該車確實存在與另一輛貨車調換通行卡的行為,確定為倒卡車輛。該車駕駛員在確鑿證據下承認自己收取了另一輛貨車車主200元錢的倒卡行為后,接受了處罰。在當晚的整治行動中,共查處倒卡車兩輛,挽回通行費3000元。
專項整治,聯動稽查
江石管理處在全線三個收費站開展收費秩序專項整治活動,要求各收費站人員取消正常休假,留站參與整治。
整治期間,加大對收費政策的宣傳力度,在各站醒目地點懸掛《依法維護收費秩序、嚴厲打擊沖卡逃費違法行為》布標;內保加大對綠通車、包繳車、免費車查驗力度,做到“車車查驗”的原則,嚴格對照車輛放行條件執行,符合免費放行條件的車輛方可免費通行;嚴厲打擊使用假行車證、沖卡逃逸等偷逃車輛通行費等行為,積極聯合收費站所在的當地派出所、交警、路政等部門的密切協作,形成處、路、警三方聯動稽查機制,形成打擊偷逃通行費行為的合力。
在整治過程中,針對法雨收費站地理位置特殊,包交車輛多,跟車闖關現象突出等實際情況,我處積極聯系,爭取得到師宗縣丹鳳派出所和江召交巡警大隊支持后,由站領導帶隊,在不影響公路暢通的前提下,堅持對違章車輛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在法雨收費站開展了為期四天的專項整治活動。此次活動共整治跟車沖卡車15輛,套用牌照車8輛,持假證件車6輛,假綠通車25輛,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000余元,整治效果顯著。
健全聯動機制,形成威懾力
隨著云南省五線聯網收費以來,客貨車流量明顯提高。部分車主采取不正當手段投機取巧偷逃通行費,且手段不斷翻新,方式更加多樣,手法更加隱蔽。一些車輛為了達到拒交或少交通行費的目的,利用計重收費管理中存在的監管盲點和難點,挖空心思偷逃通行費。不少貨運車輛通過安裝假軸,以增加車輛軸數和限載質量,降低超限率,最終達到違法減少通行費的目的。
針對這一情況,曲嵩高速公路南海子收費站積極加強與高速交警、路政、地方公安等部門的密切協作,健全站、路、警三方聯動機制,形成了三方合力,有力打擊逃費行為,形成強大的威懾力。
2012年1月2日上午7點50分,正是南海子收費站交班時段,一輛三軸貨車由昆明方向進入收費車道出口處,駕駛員準備利用交班間隙,在通過稱臺時使用假軸降低超限率逃費。當班內保發現并上前制止,駕駛員當即辱罵內保,當班人員對駕駛員經過10多分鐘耐心勸解無果后,兩名駕駛員手持撬胎棒跳下車威脅毆打收費工作人員。
收費站負責人在第一時間到收費現場進行勸阻,并及時聯系交警、公安對該車相關情況進行核查。通過嚴密排查、調取當時車輛進入車道的監控錄像等多種手段查實,該貨車非法裝有一對假軸。
事實面前,通過說服教育,貨車司機徐某承認了自己給貨車安裝假軸、威脅毆打收費站工作人員,并補繳了通行費。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對安裝假軸車輛口頭警告并立即拆除上繳假軸。
自今年1月份以來,公司通過開展一系列專項整治活動,不給逃費分子以可乘之機,有效地遏制了高速公路偷逃費行為,凈化了路面行車秩序,減少了通行費不必要的流失,進一步規范了收費道口秩序,凈化了收費環境。